推广 热搜: 大叶女贞  雪松  侧柏  栾树  樱花  垂丝海棠  香樟  金枝国槐  草坪  红豆杉 

先行先试,打造“两山”实践的浙江样板

   日期:2021-03-01     浏览:382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绿色时报9月21日报道(记者 李松龄 何晓玲)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来到浙江安吉余村考察,这时的余村青

中国绿色时报9月21日报道(记者 李松龄 何晓玲)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15年再次来到浙江安吉余村考察,这时的余村青山环绕、茂林修竹,村道民舍干净整洁,村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曾经遍地石灰窑、水泥厂的“工业村”已变身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让余村从“卖石头”走上了“卖风景”的绿色发展之路。
  余村是浙江的缩影。浙江省林业局局长胡侠表示,“两山”理念深刻地改变了浙江林业发展路径,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以余村为起点,先行先试,不懈探索。15年来,浙江走出了一条以“两山”理念为指引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美如画、金山银山富人家,更为全国“两山”建设提供了成功样板。
  护美绿水青山,浙江近2/3陆地被森林覆盖
  要想“富”,先要“绿”。浙江70%的国土面积是山区,这一先天条件让浙江决策者更加坚定,生态保护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多年来,浙江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让山川和平原、城市与乡村绿浪翻滚。
  为让宜林荒山应绿尽绿,浙江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战略。为补齐绿化短板,启动“1818”平原绿化行动,5年间超额完成任务,在人口稠密、缺林少绿的平原地区新增绿化面积233.29万亩,将绿化洼地变为生态福地。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浙江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造就了千万个美丽乡村。为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开展高水平国土绿化美化,浙江先后实施“森林系列创建”“新植1亿株珍贵树”“一村万树”“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等行动,让“森林浙江”建设的步伐更加稳健。
  在大面积扩绿与提质的同时,浙江积极保护生态安全,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划定公益林,对重点生态区域森林资源实行严格保护。浙江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从2004年的2924.3万亩扩大到2019年的4548.6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7%、林地面积的45.9%。通过政府购买生态的形式,累计发放公益林补偿资金168亿元。公益林建设成为浙江林业建设史上规模较大、投资较多、惠农较广、生态功能较全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
  经过多年努力,浙江近2/3的陆地被森林覆盖,全省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连续多年实现“双增长”,生态质量位居全国前列。山绿了,林子也密了,浙江绿色发展的动力更强劲了。
  深化金融改革,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破解“守着青山要饭吃”的困局,让资源变资本、叶子变票子,是实践“两山”理念的必答题。浙江积极适应新常态,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加强金融机制创新,推进“两山”通道转化,唤醒了沉睡的山林。
  2008年,浙江衢州山林承包户高志航因较好个获得林权抵押贷款,成为当地的“新闻人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浙江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始终是行业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
  ——率先在全国破解林业史上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和农村信贷史上以林权为抵押物两大难题,实现“三权分离”。
  ——率先在全国创新建立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制度,并赋予林地经营权证法律地位,促进了工商资本的涌入,解决了林权分散条件下集约经营难等一系列问题。
  ——创新建设“林权ic卡”,实现林权信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数据与金融系统的无缝对接,有效破解林权抵押贷款评估难、耗时长等问题。
  ——开展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鼓励地区成立村级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担保基金,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村民等贷款对象信用增级。
  拓宽融资渠道,浙江积极推行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既促进了林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又可通过工商资本带动林农增收。据统计,浙江林权和公益林抵押质押贷款已累计发放403亿元,全省组建林业合作社5072个,其中股份制合作组织168家、家庭林场2181个。
  探索从未止步。2019年,浙江出台《关于支持工商资本“上山入林”投资林业产业的若干意见》,鼓励和支持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上山入林”,进一步加快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做大金山银山,带动林农脱贫增收
  浙江国土面积虽小,却实现了从森林资源小省向林业经济大省的跨越。
  数据显示,浙江以全国2%的林地面积创造了全国8%的林业总产值,全省林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196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646亿元。全省90%以上的县(市、区)林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其中超过100亿元的有19个。在重点林区县,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林业。
  大数据的背后是百姓生活的大变迁。
  余昌山喜欢在抖音平台和微信朋友圈分享家乡的山水、生活的日常和自己的厨艺。作为一名回乡创业青年,余昌山擅长借助新媒介,让自己经营的客栈保持高人气。几年前,开化县龙门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招商引资发展生态旅游。在村集体的带动下,村民发展起以“龙门客栈”为品牌的农家乐。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龙门村游客越来越多。看到机遇的余昌山,带着老婆孩子从城市回到家乡,发展起自己的事业。
  借助生态旅游,龙门村摘掉了开化县贫困村的帽子。仅2017年,全村旅游就收入6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85万元,是5年前的4倍多。
  浙江充分挖掘绿水青山背后的金山银山,发展“绿色经济”“美丽经济”。特别是近年来,浙江以全国现代林业经济发展试验区为契机,纵深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省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等新兴产业与竹产业、花卉苗木等传统主导产业齐头并进,成为林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不仅在产业上谋发展,浙江还在效益上做文章。
  为了提高林农收益,浙江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一亩山万元钱”科技富民模式,并组建首席专家领衔的专项科技服务团队进行指导。在淳安,山核桃套种黄精亩效益达1.1万元、套种覆盆子亩效益达1.9万元,油茶套种桑黄亩效益高达9万元。“一亩山万元钱”富民模式,充分发挥“乘数效应”,让更多的林农走上致富路。
  践行“两山”理念15年,浙江是坚定实践者和极大受益者。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浙江在先行先试中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成为行业一面鲜亮的旗帜。

推荐阅读:


绿满荆楚,“两山”理念的湖北实践


江西省首个“两山银行”在资溪挂牌成立


坚定“两山”理念 建设森林浙江


“两山论”在国有林场的原山实践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打赏
 
更多>同类苗木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苗木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601453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