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大叶女贞  雪松  侧柏  栾树  樱花  垂丝海棠  香樟  金枝国槐  草坪  红豆杉 

陕西:黄土披绿衣

   日期:2021-03-01     浏览:389    评论:0    
核心提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如今,无定河的凄美与悲怆被沁人心脾的绿意所取代。绿树是无定河较坚定的朋友。  “年年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如今,无定河的凄美与悲怆被沁人心脾的绿意所取代。绿树是无定河较坚定的朋友。
  “年年遭灾荒,十年九歉收。”高西沟村的老人们还记得与水土流失博弈的场面。可现在,这里似“江南”,青山叠翠、瓜果飘香、波光粼粼。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一座座淤地坝,让黄土有了生机,让百姓有了希望……
  当荒沙、水土流失、饥寒交迫与求生的希望碰撞时,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他们不屈的意志和乐观旷达的情怀绘就了今日之画卷。
  毛乌素里的“中国魔方”
  无定河,一条流经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的黄河一级支流。新中国成立初期,无定河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达2.72亿吨,占榆林地区黄河泥沙总量的40%。
  无定河的源头定边县,位于毛乌素沙漠和白于山区交界地带,杜芳秀已经在这里生活了60余载。8月20日的周南湾林场里,杜芳秀如往常一般穿梭在树木之间,照顾着这些他毕生的心血。
  “没有在这里生活过,就不知道我们受的苦。”杜芳秀回忆,“为了治沙,至少有6个春节我是在沙漠里度过的。”沙地柏、沙柳等适应沙地的树种成了杜芳秀较亲密的伙伴。
  为了改变荒漠带来的贫穷,杜芳秀在林场办公室门前挂上一副对联,上联是“誓将秃岭变绿洲”,下联是“敢叫荒山成林海”,横批“痴心不改”。植树,成了杜芳秀一生的事业。
  在杜芳秀造林的19万余亩荒山沙地中,除了目之所及的片片林海外,树下的一个个草方格同样令人瞩目。
  “想要治沙,必须先要固沙。一开始我们只知道在沙子里种树,成活率非常低,尤其是遇见大风,刚种下的树苗,一吹就不行了。这些草方格的作用就是固沙。”杜芳秀自豪地说,“别看这简单的草方格,这可是我们中国几代治沙人辛勤探索的结果,外国人说这是‘中国魔方’。”
  治沙先固沙,面对土地的荒漠化,从意外发现的方形固沙到确立了以草方格为基础的治沙模式,是一段中国治沙的探索。“中国魔方”的出现,也让中国的沙土不再“肆意而飞”。
  尽管如今的荒漠早已被树林代替,沙地表面的草方格也渐渐被树木所掩盖,但走近看时,依然可以看见草方格的痕迹。“没有这些草方格,还真不一定能有今天的这片林海。”杜芳秀说。
  回忆起当年治沙的场景,杜芳秀更加振奋。1999年,在北京做生意的杜芳秀毅然带着挣来的40余万元回到家乡,将所有积蓄投入到了治沙的伟大事业中。
  “老杜,这树根本种不活啊。”
  “死了补,补了要是再死,就再补。我们打下这21口井,就是为了把树种活,我就不信干不成。”
  时至今日,杜芳秀的脸上依旧带着几分倔强。
  “你看,较终还是种活了嘛。现在这成片的绿,不仅有巨大的生态效益,还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我们通过育苗、发展经济林,周边群众的人均年收入从过去的一两千元上升到了现在的数万元。我们这儿如今是‘只听风响,不见风沙’。”杜芳秀说。
  记者的话
  这是一个属于中国的奇迹。在西北沙区随处可见的草方格,是一代代治沙人不懈努力和无穷智慧的结晶。也正因如此,毛乌素沙漠才能逐渐从陕西版图上“消失”,绿色和希望才能占据这曾经贫瘠和苍凉的黄土高原。
  “黄河里没有高西沟的泥”
  高西沟人常说“黄河里没有高西沟的泥”。
  “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这是高西沟曾经的写照,也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多数贫困地区的写照,当时参与高西沟治理的村民高锦仁一刻也不敢忘。
  上世纪50年代,在这座位于榆林市米脂县的小山沟里,高西沟人为了改变穷山恶水的环境,为了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开始坡上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沟坡兼治,开启了高西沟人对抗命运、治理水土的艰辛之路。
  与村子里许多老人一样,因为手、腿长期泡在水里干活,高锦仁也患上了关节炎。“那会儿的苦是想象不到的。我还算好的,有些乡亲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手、腿畸形。山羊爬不上去的坡我们人爬上去照样干活。我们村那会儿还有‘铁嗓子队’‘铁肩膀队’‘铁姑娘队’,都是扛出来、喊出来的,没办法,不干就活不下去。”高锦仁说。
  “‘水冷浸骨寒,清淤不畏难。’40座山、21道沟,建成高产农田777亩、淤地坝121座、蓄水池7个、水库两座……”时至今日,这些数字,高锦仁依旧烂熟于心。
  “如果黄土高原上的村子都像我们村一样,那黄河的水肯定会更清澈。”高锦仁说。
  多年来,高西沟村按照“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近村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的规划,通过一代代人苦干实干,将一个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困山村,变成了今日“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清澈映青山,平展坝地喜丰收”的“塞上江南”,走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
  “现在我们不仅要保护生态,还要向生态要效益。这几年,我们陆续发展起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光是村里的苹果一年就能卖100多万元呢。”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说。
  初秋,行走在高西沟的山间,宛如沉浸在一片林海之中,绿意扑面而来,浓烈而肆意。举目四望,好一片塞上江南。
  “这片林草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全村的产业都围绕着这些林草展开。”望着满山绿色,姜良彪欣喜地说,“现在我们着手建设着高西沟森林公园,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带动全村经济快速发展。”
  如今高西沟村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种植生态林1660亩,以油松、侧柏、杨树等为主,经济林793亩,以山地苹果、核桃、大扁杏等为主,同时,还有草地1500亩。全村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78%,林草覆盖率达64%。据统计,从开始治理至今,高西沟村已累计拦截入黄泥沙200多万吨。

记者的话
  “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黄河里没有高西沟的泥。”一首陕北民歌,形象地歌颂了60多年来高西沟人创造的“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生态奇迹。为了改变生活,也为了改变黄河“母亲”,可以说几代高西沟人耗费了他们毕生的心血。
  沟里筑道墙 拦泥又收粮
  子洲县周家硷镇白家沟村的座座山头如今满目苍翠。
  作为周家硷镇的党委书记,郭建军习惯了时常登上山头,看看这沟沟岔岔的变化。“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曾经也是千沟万壑。如今,不仅山头绿了,沟里还有我们治理水土流失的‘法宝’呢。”8月24日,郭建军指着山下一座座淤地坝说。
  山下这3座淤地坝解决了很长一段时间困扰郭建军的大问题。“这个村子以前只要遇到下雨,就一定会出现严重的滑坡、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贫瘠,群众的生产生活极其艰难。”郭建军说。
  2018年,在白家沟村的沟岔间,3座淤地坝拔地而起。通过淤地坝建设,白家沟村逐渐走上了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之路,打造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
  “现在,每到下雨,3座淤地坝将泥沙拦截,淤积成田,不仅阻挡了泥沙流入大理河,堆积起来的土地还特别肥沃。”看着眼前的场景,郭建军笑着说。
  子洲县土地总面积2042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就达1880平方公里,淤地坝便是子洲人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行的一项重大实践。据《续文献通考》载:“明隆庆三年(1569)八月,黄土坬山崩地裂成湫。”湫滩,便是淤地坝较早的“雏形”。
  “湫滩上土地肥沃、旱涝保收,盛产高粱、玉米等。湫滩地面淤泥后不断增高,每逢山洪暴发,湫滩内便将水聚集起来,拦截了水,之后水渗入地下,让土地变得异常肥沃。”子洲县水利局副局长乔东说,“当时的湫滩是自然形成,而如今我们正是借用湫滩形成的原理,在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方建造淤地坝,彻底改变了子洲县许多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
  据统计,如今子洲县全县建设的淤地坝共2029座,总库容5.6亿立方米,已拦蓄泥沙4.48亿立方米,淤成坝地8.4万亩。这些淤地坝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子洲洪灾易发的问题,还实现聚水、引水、泄洪、蓄洪、抗旱相统一。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在整个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早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的同时,也在保障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这些淤地坝就是我们黄土高原地区群众的‘保护神’。”乔东说。
  记者的话
  这是一片历经沧桑的土地,流失的水土、贫瘠的土地让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几乎翻不过身来。但是,一座座淤地坝,似乎是在歌颂着黄土高原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这片沃土正在改变,一幅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图景正徐徐展开。(记者 雷魏添)

推荐阅读:


陕西: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造林5393万亩


陕西: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造林5393万亩


陕西着力构筑沿黄森林生态廊道


陕西构筑沿黄森林生态廊道


(来源:陕西日报)
 
打赏
 
更多>同类苗木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苗木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苏ICP备1601453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