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8月5日报道(记者 刘倩玮 通讯员 安琪)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成片的梭梭林挺立沙丘之上,视野尽头是乌兰布和沙漠。
“这些梭梭可不一般,能固住沙,还能挣钱。”阿拉善盟林草局副局长潘竞军介绍,梭梭的根系十分发达,种上3年后就可嫁接肉苁蓉,肉苁蓉寄生在梭梭根上,一点水就能长得很好。
“种梭梭政府给发补贴,再接种肉苁蓉,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番。”牧民马忠强种植梭梭9000多亩、接种肉苁蓉2000亩,去年仅卖苁蓉收入就达10万元。
在阿左旗,像马忠强一样通过梭梭苁蓉产业增收的农牧民不在少数。截至2019年,阿左旗人工营造梭梭林260万亩,完成梭梭接种肉苁蓉49.83万亩、白刺接种锁阳19.05万亩,巴彦浩特、吉兰泰等百万亩梭梭苁蓉产业基地初步形成规模。全旗从事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产业的农牧民有900余户,惠及1万余人,户均年收入增加3万-5万元。
曾经荒凉贫穷的沙带变身经济带,这么大的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阿左旗位于内蒙古西部,腾格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横贯境内,沙化及荒漠化面积近6.4万平方公里,占全旗国土总面积的79.3%。1983年,阿左旗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在长期防沙治沙、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飞播造林、围栏封育、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在阿左旗浩坦淖日嘎查飞播造林区内,花棒、沙拐枣、籽蒿等沙生植物迎风摇曳。“这片有6万多亩,以前流沙肆虐,现在都被降服了。”阿左旗林业局副局长胡胜德介绍,1984年,阿左旗开始飞播造林试验,用8年时间总结出了适地、适种、适时、适量、封禁的飞播造林治沙技术。这一成果打破了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沙区不能飞播的国际定论,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自治区原林业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8年,阿左旗被列为三北工程精准治沙重点县。截至2019年,阿左旗累计在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东南缘飞播造林571万亩,成林面积367万亩,播区灌木林植被由播前的5%-10%提高到30%-40%。腾格里沙漠东缘建成了一条长350公里、宽3-20公里的生物治沙带,乌兰布和沙漠南缘建成了一条长110公里、宽3-10公里的锁沙带,有效阻止了两大沙漠前侵扩张。
经过多年治理,阿左旗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5.54%提高到现在的12.5%,生态环境由过去的“整体恶化、局部治理”转变为“恶化趋势减缓、治理区域好转”。
“如今环境好了,我们也靠生态富起来了,护林是重要工作。”浩坦淖日嘎查牧民李在强放下牧羊鞭成了护林员,在他眼中,嘎查每处林子都是“绿色银行”。
依托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阿左旗增加护林员就业岗位239个,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元。全旗每年在成林飞播区采集种子近百吨,为当地近300户农牧民每年每户增收约1万元。
“尝到甜头后,乡亲们防沙治沙的积极性更高了,争相造林植绿,发展生态产业。”胡胜德说,生态成为农牧民致富的起点,阿左旗已实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推荐阅读:
阿左旗:除常规品种外 还引进再力花和果树
内蒙古阿左旗利用大径乔木造林 种植国槐河北杨五千多株
阿盟阿左旗2011年飞播造林进展顺利
内蒙古:阿左旗园林绿化启动 “防旱抗旱”应急机制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