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每年育苗数量成倍增长,苗木滞销情况十分严重。因此,如何培育出足够数量的桂花精品苗,迎接今后生态文明建设的用苗需求,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依据桂花本身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结合多年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和教训,特梳理出以下八项培育精品苗的关键技术,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就近建圃。桂花是我国长江流域常见的乡土树种,对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生长发育情况普遍良好。为了充分发挥桂花产业较大生产潜力,我们建议较好在桂花产区就近设立苗圃,培育桂花精品苗。这样不仅投资较少,效果较好,同时也能将不期而遇的各种自然灾害损失降至较低。
二、桂花抗旱性较强,耐涝性偏弱。根据我们长期现场调查,如果土壤浸涝时间超过72小时,桂花苗木就要烂根死亡(如是当年新栽苗木,则受害反映时间将会更短)。为了杜绝此类涝害发生,在丘陵平原地区首先应该选用相对高燥地块作为苗木培育基地。随即开展大、中、小“三沟配套”水利工程建设,把整个苗圃修建成若干条长20米至30米,宽2米左右,高约20厘米至30厘米的苗床。在苗床上先开挖出比待栽土球苗更大更深的种植穴。穴底铺垫好农家基肥,再回填土壤到穴深约为待栽土球苗厚度2/3深度时,才把土球苗抬放或吊放到种植穴内,继续填加土壤种好苗木。随即浇足透水,埋设绑扎好防风支柱。采用以上措施即根据待栽土球苗的厚度,灵活调整好种植穴的深度,其主要理由是因为土球苗深栽会使根部通气不良,造成生长衰退(桂花现多采用插苗育苗,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30厘米至50厘米内。深栽和穴土下沉对桂花有害无益)。还有甚者因土球苗较重,而回填土壤却十分松软,导致苗木下沉,苗根贴近地下水位,加重涝害程度(地下水位各地周年变化不大,但汛期会有一定的上升空间,苗木根系有浸没可能)。浙江金华和四川成都花农早已证实:只有做好上述“选址”、“水利工程”、“浅栽苗木”三项工作,才能全面摆脱苗木浸涝灾害,保障桂花精品苗安全生产。
三、桂花是阳性树种,必须要有足够的光照条件才能生长发育良好。生产实践证明:桂花如按2米×2米株行距种植小苗,第一年主要是扎根适应生长环境;第二年开始生长;第三年生长旺盛;第四年或第五年苗冠开始对接,相互交叉荫闭,生长明显衰退。因此,我们应把第三年或第四年年底的苗冠平均冠幅设计为初植密度。这样做不仅可以大大节约育苗用地,还能够确保苗木有充分的生长和发育空间。此后每隔一定年限根据桂花对光照强度的理想要求(指用“光照仪”测定苗冠周围各方位光照强度测定数据的平均值应为空旷区光照强度测值70%)再隔株或隔行抽稀苗木,进行多批次移栽,并对保留下来的苗木及时断根,直到这批苗木达到出售要求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