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丝海棠因花梗细长,花朵下垂而得名,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株高5至6米,树冠疏散,叶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渐尖,边缘锯齿细小而钝。伞形总状花序,着花4至7朵,花蕾红色,盛开之后则呈粉红色,花期3月至4月。梨果倒卵形,稍带紫色,果熟期9月至10月,变种有‘白花垂丝海棠’和‘重瓣垂丝海棠’等。同属中的西府海棠等品种也可用于制作盆景。
垂丝海棠的繁殖可用播种、嫁接、扦插、压条等方法,但为了加快盆景的成型速度,可到花市或苗圃购买那些具有一定粗度的垂丝海棠苗木制作盆景。挑选时,应尽量选择那些侧根发达、植株低矮粗壮、形态曲折多姿的植株。也可用城市建设和园林单位改建或扩建时淘汰的生长多年的植株制作盆景,具有树干粗大古雅、成型速度快等优点。
多在春季移栽,先把过长的主干截短,然后再用锯截、修剪等方法,去除多余的枝干和根系,保留造型需要的侧枝,先植于地下或较大的盆中养桩,栽种时注意树干角度的选择,根据造型的需要,或直或斜,成活后应及时抹去造型不需要的新芽,以促使养分供给所要保留的枝条生长。此外,还要对锯截所留下的伤口进行处理,将其雕琢成自然纹理,使之看上去更加自然和谐。成型后,再移入较为美观的紫砂盆、瓷盆等精细盆中,以提高其观赏性。
垂丝海棠盆景可根据个人喜好和树桩的形态,制作直干式、斜干式、双干式、丛林式、临水式、悬崖式、水旱式等多种造型,其规格可大可小,既可单株成景,又可数株组合。造型方法采取修剪与蟠扎相结合的方法,先修剪出盆景的基本骨架,再培养小枝,并用棕丝或金属丝对其蟠扎。盆景的枝条不宜过密,枝与枝之间要拉开一定的距离,以疏朗为佳,这样在开花之时,细长的花梗摇曳生姿,非常能够展示垂丝海棠妩媚动人的娇态。
开花前对盆景进行一次细致的整形,剪去影响美观的枝条,并对一些枝条的方向进行调整,较后在盆面铺上青苔,点缀奇石,栽种小草,做出自然起伏的地貌,增加自然野趣。
垂丝海棠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阴。成型的盆景可放在室外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之处养护,勤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盛夏高温之时,还应经常向叶片以及植株周围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凉爽湿润的环境。雨季注意排水防涝,以免因盆土积水造成烂根。入秋后,则要控制浇水,以防抽生秋梢,同时促使夏梢及早木质化,以利于越冬。
4月至9月的生长期,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氮磷钾元素均衡的复合肥;在7月至9月的花芽分化期,可追施2至3次磷酸二氢钾之类的速效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
垂丝海棠有一定的耐寒性,冬季可将其连同花盆一起埋在室外避风向阳之处的土内,或放在不结冰的大棚或冷室内越冬,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
垂丝海棠的花大多着生在一年生枝的顶端,为此可在开花后进行一次修剪,对较长的营养枝进行短剪,以促进着花短枝的形成,有利于花芽形成。及时剪去徒长枝、交叉枝、重叠枝等影响树形的枝条,以确保养分集中供应短枝的生长,当植株落叶后进行一次全面的整形,同时剪去病虫枝、衰弱枝,以保持盆景疏朗的层次感。
对于已经成型的盆景,应及时解除蟠扎用的棕丝或金属丝等扎丝,即便不能解除,也要在每年的秋天进行一次调整,将旧的扎丝解除后,再重新蟠扎,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避免扎丝陷入植物表皮(俗称“陷丝”),否则会对植株生长造成影响,轻则该枝条长势减弱,重则整枝枯死。
对于用微型和小型盆景以及用浅盆种植的盆景,可将盆埋在较大的瓦盆或沙床内养护,以便于管理。
每年春天花后或秋季落叶后进行一次翻盆。翻盆时,除去部分宿土,剪除坏死、老化的根,并将过长的根系剪短,然后重新栽种。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可用园土2份、腐叶土2份、河沙1份的混合土,并在盆底施以动物的蹄甲、骨头或过磷酸钙等作为基肥。新上盆的植株放在半阴处缓苗一周后,即可进行正常的水肥管理。
垂丝海棠的病害主要有春季叶片的锈病。虫害则有树天牛危害干的基部;夏季高温干旱时,红蜘蛛、蚜虫等危害叶片,以及介壳虫等害虫,应及时防治。此外,垂丝海棠对氯气、氯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抵抗力较弱,应注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