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
“黄鹳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诗中的意境,在现在的江城,恐怕是再没机会能找到了。唐朝时估计还没有樱花,否则他的诗大概会改成“江城三月落樱花”吧。
梅花可以开到五月,樱花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日本人在中国人心中播下的仇恨种子,却希望通过这一年只开半月的樱花来补偿,确实有点浪漫主义。只不过,武汉的樱花,因为名声在外,倒真是吸引了不少的痴男怨女。
有些美景并非常来常有,所以像赏樱这种事情就必须集中的在三月份出发,躲也躲不过,正如婺源的油菜田地里这个时候也挤满了游客一样,武大的樱花大道,一时间也涌进了十万人流。
武汉本来就不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来过的同事好象没一个对它有好印象的,感觉这个城市的管理有点杂乱无章。
由于今年是高铁开通的第一年,所以今年的樱花节更多了一个卖点,以“体验高铁”为名的旅游团跟随着“和谐号”呼啸而来。尽管从佛山-广州花都北站-青山武汉总站-武昌区近五六个小时的车程,以及动则四五百元的火车票,并不比乘坐飞机方便和划算。
武汉大学迷人樱花
于是武汉的交通瘫痪了,通讯瘫痪了,连环境也“瘫痪”了,天空总是灰沉沉的,感觉连吸进肺部的都是浮尘。
清晨的武大校园没有想象中的静谧,各类车辆在樱花大道上肆无忌惮地穿行,初见樱花的那一刻,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和惊喜,不以物喜的境界大概在n年前已经修成。花儿开得恰好,洁白如雪,花团锦簇,风儿吹落的樱花雨凄美却并不廖落,让这个春天因此而热闹。
光线并不作美,在武大宿舍楼的台阶拾级而上,那阴暗潮湿的过道似乎有点郁闷,却又透出那种深刻的,似曾相识的生活气息,楼顶上据说是最好的观景台,而樱花总须是要铺天盖地的迎面而来,才会让人感受到那种震撼。
然而,我却独自对着宿舍露台那整齐划一晾晒着的衣物和堆放着的小盆栽发呆。
想来,品赏樱花的浪漫之情已经无从谈起,内心里依旧缅怀的却总是那如樱花般绚烂却又短暂的青春。。。这也许就是武大樱花出名的原因,因为它与古旧悠长的历史有关,与年少志盛的梦想有关,与缭绕心中的学子情结有关。
出了武大就是东湖,不知道是否与西湖有着渊缘,但东湖却比西湖要大上五、六倍,一望无际的湖面让人品味到几分长江的壮阔,湖水拍岸,波光潋滟,一样的有虹桥白堤,一样的有桃红柳绿,一样如大家闰秀般端庄秀美。东湖,我想是上天赐予武汉人的温婉情人,为这个城市增添了几分妩媚。
只可惜东湖没有苏东坡、白居易等文人骚客的驻足,有点养在深闰人不识的感觉了。
东湖的磨山樱花人为种植的痕迹更为明显,游人如织,而各种不文明的行为更让人徒生厌恶,如此种种,真正呼吸着清爽的空气,静心欣赏樱花的人想来是廖廖可数。
我在想如果有机会夜赏樱花,在静静的月光下倾听花开的声音,那才是惬意的事吧。
不过,武汉虽然可供浏览的地方不多,却是个适合品尝的地方。所以,失去的眼福,却由胃补偿了,武汉的美食确实值得一赞的,本以为湖北菜并无特色,却没想在长江母亲河的哺育下,物华天宝的称谓不是盖的。
清香可口的白菜苔,粉松爽口的藕片,香辣绝味的鸭脖,嫩滑鲜美的回鱼,才吃了两天,便有“不辞长做武大郎”的说法。
两日高铁赏樱之旅,却发现观赏的主题已经偏离,那折花、攀枝、撼树的陋习历历在目,挤在人潮中艰于呼吸的声音犹在耳边,饶是我们早出晚归,也无浪漫的体会,即便那借机觑视帅哥美女的最低层次要求也未能得到满足。
看来,还是当妈的说得对:人太多的地方千万不要去。
不过,对于我们来说,人多的地方,不是不够安全,而是不够寂寞。。。
(记者 佚名)